大提琴主持词(最新6篇)

投稿:小范

大提琴主持词 第1篇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以大提琴的音色、造型特点入手,进而把对乐器造型之美的分析作为学习侧重点,为进一步学习做好铺垫。教学从多角度,有层次地引导学生感受新奇的视觉效果,尝试不同的方法,逐步引入到抽象绘画的创作,体会抽象绘画的特点与魅力。通过欣赏_、康定斯基的艺术作品,引导学生在绘画中找寻音乐的旋律,在音乐中用画笔表达自己的感受,即“聆听绘画,描绘音乐”,使学生真正理解抽象绘画,并初步参与抽象绘画的创作,学生在这一教学目标上达成情况较好。由于在备课过程中,备教多于备学,使得很多教学环节的实施出现问题,如错误的估计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活动时间太短,学生不能充分表现;又如教学环节设置过多,学生不易适应等等。在今后类似活动和常规教学中,应吸取以上经验教训,做到勤准备、精分析、加强师生的交流与合作,让学生在美术课堂里学有所获,学而多获。

大提琴主持词 第2篇

感受大提琴

一、定题原因

当下的年轻人在音乐方面的追求,大概多半是某个明星的演唱会,这也算是“较高”追求的生活品质了。但是我相信也有,也将有越来越多的人走进大剧院去欣赏某一个音乐会,一个交响乐带给人们的震撼。

上课的时候,陶老师对同学们做了一个调查:对讲过的某个乐器感兴趣的同学比例。其中感情和小提琴占的同学很多。(不是特别确切!)而在结束调查的时候,我记得老师说过一句话,就是一般女生比较喜欢大提琴,因为大提琴有种母性的感觉。这句话吸引了我极大的兴趣,或者说好奇!所以在结课论文上我打算写一些关于大提琴的内容。

二、大提琴基本概述

大提琴是管弦乐队中必不可少的次中音或低音弦乐器,属提琴族乐器里的下中音乐器,音色浑厚丰满,具有开朗的性格,擅长演奏抒情的旋律,表达深沉而复杂的感情,也与低音提琴共同担负和声的低音声部,有_音乐贵妇_之称。它也是非常为人们所喜爱的独奏乐器。

大提琴的发展历史:大提琴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6世纪末,是一种叫作“低音维奥尔琴”或“膝间维奥尔琴”(Viola degamba)的15世纪的乐器演变而来。同时也作为提琴家族中的一种,它是由古代的维奥拉的渐渐演变而形成。所谓的维奥拉其实是一种老式的六弦提琴,兴起于l5世纪,绝迹于18世纪。维奥尔琴的体积不像大提琴那么大,弧形也不那么明显,但演奏时可以夹在两膝之间,像大提琴那样用弓拉奏。腹部略显平一些;它的音量虽不大但也足以给人朴实甜美的感,它们从音质上相比,同样分为高、中、低、音和倍低音,由此可见,现代的大提琴就是从古代的维奥拉演变过来的。大提琴属于一件独奏乐器,并且具有优美的音乐与之丰富的表现力。而大提琴演奏又是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一种复杂劳动,因此在我们演奏过程中,应注重在演奏技巧、音色以及艺术表现力等方面的研究。大提琴最初在意大利语中被拼作Violoncello,后来逐渐简写为Cello。大提琴以其热烈而丰富的音色著称,是交响乐队中最常见的乐器之一。适合扮演各种角色: 有时加入低音阵营,在低声部发出沉重的叹息;有时则以中间两根弦起到节奏中坚的作用。大提琴最为辉煌的时刻,要数作曲家赋予其表现如歌的旋律的使命。整个大提琴组奏出的美妙的旋律,足以令交响乐队中的任何其他乐器都相形见绌。

大提琴的结构组成:大提琴琴长约为小提琴的两倍,全长约120公分,琴弓稍粗且短,定弦比中提琴低八度。使用材质:琴身:木制结构,以槭木和云杉为原材料配合制造的音色最佳;琴弦:金属丝;琴弓:马尾。

三、大提琴的名人演奏家——马友友

1955年出生于法国巴黎的他,家境良好,承袭了音乐世家的天赋。他的父亲马孝骏是音乐学家,母亲也是著名的声乐家。马友友从四岁起学拉小提琴,大他四岁的姐姐学得也是小提琴和钢琴,而且练琴特别认真,所以马友友有种抵触情绪。还好他的父母的思想非常开化,不想给他设定将来的音乐之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嘛!也就没有逼迫他非得学小提琴。马友友学习大提琴也是自己选择的,当时他爸爸还说体积太大不适合还小的马友友,但耐不过已经非常喜爱大提琴的马友友,自此,马友友就用它的热情开始了大提琴的学习。他四岁的时候就已经会拉三首巴赫组曲!当然除了音乐天赋,但如果马友友玩而厌学,学而不专,也很难成功。因此说,离开了勤奋,通往音乐殿堂的路即使再平坦,最终也会变得崎岖不平。

我觉得没有兴趣做一件事情的人,是绝对不会时刻想着这件事情,更加不会想着要如何去做好它!而马友友,就常常在练习的时候通过问自己问题,然后自己回答自己,如此的自我锻炼,使他积累了越来越多的心得。这真的是一个大学生该学习的东西,为什么我单独说大学生?因为现在很多大学生刚入学的时候对自己的专业是完全不了解的,而有部分没有兴趣去经营好学习的同学来说,就应该汲取马友友的精神,虽然他学得是音乐,但学习什么,对待学习的方式态度都是相通的!他从父亲规定的15分钟练习时间里,由被动练习,变成非常珍惜练习的时间,在那15分钟里可以说是全神贯注的!所以有兴趣只是开始一件事情的导线,而坚持下去,是需要方法的!不要因为自己不喜欢的专业而放弃学习和向上!

他从7 岁开始就进入白宫为总统演奏,他是奥巴马口中“我遇到过的最快乐的人”,也曾被美国《People》杂志评选为“最性感的古典音乐家”。被西方媒体评为“最性感的古典音乐家”的马友友,居然没有任何音乐学院的毕业文凭。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他拿着哈佛大学人类学学位。这是因为,他在音乐学院学习多年后,决定退学,因为他说:“技巧的演奏,对于学琴来说固然重要,但要真正的理解和表现音乐,总感觉还需要掌握些别的什么。”于是他开始在音乐之外寻找知识,这种不拘泥于单纯的音乐演奏的新奇路子,就是我说他有自由思想的原因!他知道寻找什么方法去演奏好的音乐!学完后他说:“音乐演奏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分享!”

马友友热爱音乐,但他从来不参加任何比赛。虽然他已获15个格莱美大奖,却一直拒绝登上领奖台。《时代》人物周刊的一篇文章认为:马友友是古典乐坛的宠儿,也是最受争议的叛逆者。几十年来,这位华裔音乐家走过了一条艰难的人生孤旅。

马友友的父亲马孝陵有一个理论,他认为要出一个艺术家,必须是几代人的结晶:爷爷辈有钱,父亲辈有文化,儿子才能有条件成为艺术家。马友友正好就是这样“钱和文化的结晶”,爷爷是地主,父亲是音乐教育学博士,母亲是声乐演员。而生在法国,长在美国,以及完全的中国家庭背景,这样多种文化的融合为马友友开阔的艺术生涯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养分。

马友友于1972年进哈佛大学就读时,“觉得自己的天职就是把音乐带给每一个人”。他们在自己的学院剧场演奏,“早在那个时候,只要消息一传开,座位总是不够的”。有一次,马友友不得不在剧场外演奏,“以安抚拿不到入场券的人”。

马的演奏表现出一种超凡的控制力,既精雕细琢又豪迈奔放。他甚至能在演奏德沃夏克协奏曲这样的大部头作品时从头至尾不失一节一拍。他与艾默缪尔·埃克斯联袂演出勃拉姆斯奏鸣曲时已经表现出炉火纯青的演技。他对巴赫一系列作品的诠释也堪称典范。在音乐上,马友友大胆地跨界,尝试大提琴和口琴的搭配,尝试和美国乡村摇滚巨星James Taylor合作录制专辑。他不仅有着敏感的文化触觉,而且敢于突破形式并持续尝试在不同文化中激荡出火花。马友友有一种独特的、发自内心的笑容。无论是在演奏音乐还是在拍摄专辑封面,或者接受电视采访,哪怕面对一屋子陌生记者,马友友的笑容始终真诚,也难怪有这么多人称赞他的好人缘了。

我们熟知的电影《卧虎藏龙》、《海上钢琴师》和《美国往事》都有他的音乐创作!

听过他演奏的曲子,不得不说,的确是很感人的。

四、大提琴的独特的音色

大提琴的音色具有着优美、沉重以及苍凉感,它从不像小提琴那样的张扬,而是那种只会偶尔放声歌唱,却又不失坚定稳重感的乐器。大提琴的音色非常接近于人的声音,曾一度被称为“人性化”乐器。而大提琴的音域相对较宽广,它其中的最高音起码高出女高音中的高音DO三个度,而最低音又低于男低音中的最低音Fa四个度,是最接近于“深沉男低音”的乐器,而它在弓弦乐器中又是唯一能包揽人声音域全部的乐器,它所演奏出来的声音会给人温暖、真挚、亲切感。它的旋律足以扣人心弦,使人如痴如醉。因此,它在世界乐坛器乐之林中占有了重要位置。

五、大提琴在戏曲音乐中的发展

追索我国戏曲发展的历史,西洋低音乐器的加入尚不满百年历史。新中困建立后,戏曲艺术得到了充分的繁荣,伴随戏曲艺术的革新和发展,戏曲乐队干相继增加了二胡、高胡、洋琴、琵琶等民族乐器。而大提琴是西洋乐器最早进入我国戏曲乐队并取代传统大低胡的乐器。六七十年代,在普及样板戏的过程中,各个剧种、各级剧团的乐队,得到了充分的加强和发展。不仅充实和增添了民族乐器,更增加了西洋管弦乐器。各个戏曲团体都组建了大小不同、形态不一的中西结合的乐队,并进行配器处理。这充分加强了戏曲乐队的活力,极大地丰富了表现力。进入了2O世纪七八十年代,重新整理、复排的优秀传统剧目层出不穷。与之相适应,戏曲乐队的建制趋向于民乐加木管乐,整体艺术风格更趋于民族化。乐队的改良和充实,使戏曲乐队的表现力更加丰富多彩,使戏曲音乐这一优秀民族文化形式在现代文明中,更加充满生机,充满魅力。

广东地处较先开放的沿海地区,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粤剧就有西洋乐器的加入,如小提琴、昔士风、木琴、小号、电吉它等等。当年因粤剧演出的需要,这些乐器得以⋯展其所长,而大提琴的专业技巧性较高,演奏人员条件所限,故并没有大提琴的加入,乐队中的低音就只有大阮和革胡。自20世纪70年代,大提琴,作为一 件西洋乐器,随当年的“样板戏”进入了广东粤剧,与整个管弦乐队一起加入到传统的粤剧乐队中,发挥很大的作用。“样板戏”后期,因粤剧团的演出流动性很大,需要经常下乡或到各地演出,不可能每一 次都带着庞大的乐队,所以剧团把几十人的乐队减至十几人,组成中、小型乐队,继续保留了大提琴。改革开放以来,粤剧恢复了传统剧目的排演,大提琴更是成为各个粤剧演出团队中必定配备的乐器之一。

参考资料:

大提琴主持词 第3篇

《大提琴》第一课时课后思 汤城中学 苏从庆

1、根据湘版美术教材的特点“以美术与自我、社会,美术与自然、环境两个方面来组课的”,本课应注重学生的体验过程,力求使教材的基础性、科学性和开放性、趣味性得到有机的结合。

“活动一”安排了拼贴画的形式,表现看这个活动难以支撑一个独立的课时,本着创造性使用教材的新理念,结合实际情况,本单元教学分为三课时,第一课时就以拼贴画的形式来进行教学,从大提琴的音色造型特点入手,再到_创作的拼贴画,通过感受、欣赏、表达等活动方式,有利于学生初步形成新奇的视觉形象(抽象美术)的审美心理结构,为整个单元教学打下基础。

2.八年级学生对于抽象美术比较陌生,但拼贴画方面学生有一定的基础,(七年级上册《和平鸽》和八年级上册《触摸美丽》进行过拼贴画创作活动。)学生对拼贴画较感兴趣,学具也比较容易准备,所以本课先用拼贴画形式来表现新的视觉形象作品,是一个很好的过渡。当然,有的学生基础较弱,动手能力一般,在上课时,可适当的调换座位,形成一个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

3.本课创设了声、形、色、光、动等多种直观情景氛围,运用了Powerpoint等制作的课件,美术小组以及教师创作的示范画、讲故事、游戏竞赛等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4.我在教学过程中主要强调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教师只是作为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欣赏、探究。因此本课的基本设计思路就是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探究知识能力的培养,由易到难,让学生保持高度的探索欲、尝试欲,通过欣赏、观察、比较、练习,更加体验一种成就感,进一步激发他们强烈创作欲望。本课的教学结构如下图:

学生(欣赏感受→尝试和体验→探究学习→合作创作→竞赛)互动

教师(引导观察→启发点拨→创作扩展→展示评价)总之,美术是一门艺术,美术课堂应成为学生学习艺术的天堂,让学生在艺术的气氛环境中愉快轻松地吸取艺术的养分。

大提琴主持词 第4篇

指挥大师西蒙·拉特爵士率领的柏林爱乐乐团虽然还没有到达北京,但北京的观众早已高度关注翘首以待,不过,两场音乐会之外,“别样柏林爱乐”柏林爱乐十二把大提琴,更加受人关注,毕竟见过柏林爱乐的人不在少数,但见过柏林爱乐十二把大提琴的国人可就屈指可数了。11月9日,这支室内乐世界最具口碑的超级组合将登陆国家大剧院,为柏林爱乐乐团接下来的两场音乐会奏响精彩“前奏”。

12人背后的百年缘分

1920年,大提琴家、作曲家尤里乌斯·克伦格尔为12把大提琴创作了《圣歌》,并与11位学生一起在指挥大师阿图尔·尼基什的65岁生日上演奏,而尼基什正是柏林爱乐乐团当时的音乐总监。两年后,克伦格尔又率领学生在尼基什的葬礼上演奏了此曲。

50年后,为了纪念克伦格尔,当时正在参演萨尔茨堡音乐节的柏林爱乐乐团大提琴声部接受邀请,在当地电台录制了这首《圣歌》,并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就是这样,克伦格尔在去世近40年之后悄然开启了与柏林爱乐乐团的新一段缘分。1974年的复活节,这支大提琴组合在萨尔茨堡莫扎特音乐学院首次登台演出,并从此开始迅速征服了全世界。

柏林爱乐乐团初创时只有男性团员,直到1928年小提琴家玛德莲娜·卡卢佐加盟乐团,这一现象才初步改观,但1986年单簧管演奏家萨宾·梅耶入团时同样遇到了强劲阻力,因此而起的争执还成为了指挥大师卡拉扬与乐团决裂的导火索。12把大提琴对女性演奏家敞开胸怀则还要更晚一些2007年,法国大提琴家索琳·柯尔玛蕾成为了组合中的一员,掀开了它新的一页。目前,组合中一共有两名女性乐手,首席大提琴家路德维希·科万特说,她们有“比男性更强健的力量”,同时也为重奏组注入了别样的灵动与活力。

音乐会主打浪漫小品

柏林爱乐12把大提琴录制过大量唱片,曾两次赢得古典唱片回声大奖,他们同时也以演奏爵士乐、探戈音乐和先锋音乐著称,多元化的曲目储备使得12把大提琴在世界各地巡演的曲目单始终充满惊喜。这次到国家大剧院的演出也不例外,上半场以探戈大师皮亚佐拉的《天使之歌》为主,下半场则以最新专辑《花都巴黎》的曲目为主,有福雷的《帕凡舞曲》、林德曼的《波萨诺瓦舞曲》、博尔泰雷的《花都巴黎》、基劳德的《在巴黎的天空下》。此外,还会演奏肖斯塔科维奇的《抒情华尔兹》,两首圣歌《深深的河流》和《让我的人民回家》;米勒的《月光小乐曲》,甚至还有爵士乐大师艾灵顿公爵的《大篷车》,曲目风格的多样化及主打的浪漫沙龙气质小品,也令这场“古典”音乐会显得格外活泼与浪漫。

大提琴主持词 第5篇

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家长,亲爱的同学们,下午好!非常高兴和大家相约在这美好的日子,我们的这场“弘动夏日”大提琴音乐会将于5分钟后正式开始。为了保证音乐会的顺利进行,请大家做到以下几点:

1、请勿在场内大声喧哗,随意走动,请保持会场安静。

2、请将您的手机调至无声状态。

3、请保持场内清洁,切勿随意乱扔果皮。

愿您拥有一个愉快的下午,也预祝音乐会圆满成功!谢谢!

大家下午好,我是来自合肥实验学校的张一伊。今天我们欢聚一堂,迎来夏日里期待已久的音乐会,大提琴让我们走到一起,音乐让我们的生活更精彩,这个下午,我们将展示我们的才艺,共同见证我们的成长,我们的进步。让我们尽情欣赏这场别开生面、与众不同的大提琴音乐会。

1、我的舞台我表演,欢迎远道而来的南京幼儿园中班的张睿晗、刘元一两位小朋友,他们将为大家齐奏《小步舞曲》,请二位小演奏家上场

2、谢谢两位精彩的开场,真是自古英雄出少年,接下来有请合肥幼儿园大班的张宸昕,他为我们带来的是《乡村舞曲》,有请张宸昕

3、谢谢张宸昕,下一位演奏者是来自合工大三年级的郑业辉同学,他演奏的是《A小调协奏曲》,有请郑业辉

4、谢谢郑业辉,接下来将为我们演奏的是同样来自合工大的四年级同学倪禾芹,她演奏的曲目是《小奏鸣曲》,掌声有请倪禾芹

5、谢谢倪禾芹给我们带来的好听的乐曲,我呢,已经跟着李老师学琴一年了,一年来,从对大提琴一无所知到今天的简单拉奏,无不倾注着老师的心血和汗水,今天,我将和我妈妈共同为大家演奏一曲《绣金匾》,拉得不好,请大家包涵

6、谢谢大家的鼓励,接下来请出今天的小帅哥王成影,他为我们带来的是《第四协秦曲》,掌声有请王成影

7、感谢王成影的精彩演奏,接下来将要演奏的这位是在刚刚结束的《安徽省第24届少年儿童音乐舞蹈器乐大赛》中获得大提琴组一等奖的任晓峰同学,他今天演奏的曲目是《盲女》,有请任晓峰

8、谢谢任晓峰,下面有请王若茜,她演奏的曲目是《小协奏曲》

9、感谢王若茜的精彩演奏,接下来蒋昕仪,她演奏的曲目是《萨丽哈之歌》,有请蒋昕仪

10、感谢蒋昕仪的精彩演奏,下面将要上场的是王若茜、王成影姐弟俩,他们将共同演奏《新疆舞曲》,请大家欣赏

11、谢谢你们的演奏,也再次感谢老师的诤诤教导,下面呢,请用热烈的掌声请出我们敬爱的李老师,今天,我们的老师也友情客串,用其独特的风格演绎不一样的《女人花》,请欣赏李老师版的《女人花》

12、谢谢老师,谢谢老师给我们带来的不一样的视听感受。其实我知道李老师有一位学生,就是现在就读于上海音乐学院附中二年级的音乐才子潘哲宇,在我心中,早已把这位没见过面的师兄当作榜样了,今天,潘哲宇前辈也来了,下面,就有请潘哲宇,他演奏的曲目是《拉罗D小调协奏曲-乐章》

13、谢谢,谢谢潘哲宇的精彩演奏。美好的时光总是那么匆忙,接下就是我们今天音乐会的最后一个节目了,但是,今天,我们共同的老师,李老师,将与我们同台演奏,共同演绎一首《浪漫曲》,掌声有请李老师,请出上台的同学们,潘哲宇、蒋昕仪、李杏桃、丁克诺、武亦文、汤小林、严乐阳、任晓峰

14、谢谢,感谢这首不一样的《浪漫曲》,谢谢你们的精彩演奏

时光悄悄流淌,动听的曲调总是令人流连忘返,让时光停驻,优美的曲调我们还没听够,再次深深地感谢老师的辛勤培育,感谢各位的聆听 期待我们的耳朵再次相遇,明年,我们再聚。

请全体演出人员上台合影

大提琴主持词 第6篇

【赏析】低调而高贵:品味优雅的大提琴音乐

在16世纪时期,文艺复兴发源地的意大利有一位出色的提琴制造大师沙罗和他的伙伴阿玛迪在一种叫“低音维奥尔琴”的乐器基础上进行改造,于是就出现了大提琴。

大提琴是大型乐器,由于体积的关系,在演奏时,演奏家需要将琴身轻轻夹于两膝间,底部以一根可调整高度的金属棒支撑。演奏方式则有:弓毛拉弦、手指拨弦和用弓杆敲弦。17世纪前期的大提琴还属于一种伴奏乐器。在乐队和重奏里起辅助的低音作用,演奏技巧也比较简单;

而自17世纪大提琴家多曼尼科·加布里埃利创作了第一首大提琴独奏曲以来,就开始有不少作曲家专门为大提琴创作乐曲。

18世纪的维瓦尔第、塔尔蒂尼和莱奥等作曲家,才最先使大提琴成为独奏乐器 从此以后 大提琴才登上了独奏的舞台。

如今的大提琴是交响乐队中最常见的乐器之一。当整个大提琴组奏出的美妙的旋律,足以令交响乐队中的任何其他乐器都相形见绌。

著名大提琴演奏家介绍

大卫·波佩尔(David Popper)

大卫·波佩尔是19世纪大提琴之王,近代大提琴技术派创始人,捷克作曲家、大提琴家。.波泊尔创作了四首大提琴协奏曲,一首三把大提琴与钢琴的安魂曲,以及大量深受欢迎的大提琴小品。其《精灵之舞》是经常加演的曲目。他的48首大提琴练习曲,被称为可以与肖邦的钢琴练习曲相提并论的重要教程。在波泊尔之前,很多大提琴曲需要从小提琴作品改编,在至波泊尔时代,则有许多小提琴家改编他的大提琴作品来演奏。

家。他以惊人的演奏和表现才能,提高了大提琴作为独奏乐器的地位。在本世纪的大提琴家中,是他将巴赫六首无伴奏大提琴组曲推荐给世人,成为一位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艺术家。他的演奏颇为迷人,无论在技巧、音色还是音乐表现上都达到了异常高超的境界。他对大提琴演奏艺术贡献甚大,赢得了全世界音乐家的尊重,公认他是“大提琴史上的帕格尼尼”。

皮亚蒂戈尔斯基Gregor Piatigorsky

皮亚蒂戈尔斯基,美籍俄罗斯大提琴家,与著名小提琴家海菲茨,著名钢琴演奏家鲁宾斯坦搭档,演出很多钢琴三重奏作品。皮亚蒂戈尔斯基的演奏艺术如同他的外表一样气质突出并富有表现力,他的演奏风格并不像前几位演奏家那样简练且线条明确,皮亚蒂戈尔斯基演奏风格既严格地忠实于原作,他主张在情感、理性和技巧三大要素中不偏向于任何一方面,力求完美精确地去反映作品,精确地表达作品的全部风貌和精神内涵。皮式的演奏富有浪漫主义气息,音色甜美、柔润,变化多样,富于歌唱性,被称作是“浪漫主义的最后一位演奏家”。

演绎得最好的作品,可惜英年早逝,是世界少数著名女大提琴家之一。她的演奏生命只有短短的十年,但是在今天,她曾经为EMI录制的埃尔加大提琴协奏曲依然是古典界最畅销的唱片之一。

得到极高评价,如小提琴大师斯特恩称马友友为“当今稀世奇才”,更把小泽征尔、马友友同林昭亮一起称为“当今世界音乐舞台上达到某种伟大水平的 三个东方人”。

乐大师们的嘉许。1985年赴美留学,在欧洲各国巡回演出,成了举世瞩目的华人音乐家。1999年,他被美国著名的《美国音乐》杂志评选为“全美杰出音乐艺术家”。英国弦乐杂志《斯特拉底》则盛赞他是“一位令人激动的演奏家,他的技巧是建立在花岗岩上的”。

分岛花音(Wakeshima Kanon)

分岛花音,日本大提琴表演家及歌手。她的表演通常具有极强的舞台表现力,非常眩目。独创的“一边拉大提琴一边唱歌”这样崭新的独立风格使人过耳不忘,同时也是日本公认的唱功最好的歌手之一。被媒体称为“大提琴精灵”。

除此以外,还有沙夫兰、西尼格罗、瓦列夫斯卡、富尼埃、卡萨多等等。

著名大提琴音乐作品

《G弦上的咏叹调》--巴赫

《G弦上的咏叹调》,此曲为巴赫《第三号管弦乐组曲》的第二乐章主题,充满诗意的旋律美,使此曲成为脍炙人口的通俗名曲。传说在一次宫廷舞会上,巴赫的大提琴被做了手脚,除了G弦之外,所有的弦都断裂了。当大家准备看巴赫出糗的时候,巴赫,仅仅只用了一根G弦,就即兴演奏了一首《咏叹调》,该曲子就是今天所说的《G弦上的咏叹调》。

《梦幻曲》--舒曼

《童年情景》之梦幻曲,完成于1838年,是舒曼所作十三首《童年情景》中的第七首。1838年,热恋中的舒曼写信告诉克拉拉:“记得有一回你对我说:‘有时在你面前我真像个孩子。’无论是不是这句话的影响,总之,我突然有了灵感,即席写了30首有趣的小品。”在其中,就有《梦幻曲》。

在《梦幻曲》中,可以够明显觉察到诗歌般层层递进但又有些微妙变化的律动感。这是每个聆听此曲的听众心中的旋律。它叙述着人们儿时的美丽的梦,也抒发着理想世界的温暖、深远与甜蜜。

《无伴奏大提琴组曲》--巴赫

在巴赫的时代,大提琴是作为伴奏的低音乐器,演奏固定低音,为其他声部提供支持。然而,巴赫在1717-1723年间,却为这种当时不受重视的乐器创作了六首《无伴奏大提琴组曲》。一下子就把以往作为伴奏的大提琴提升到独奏的地位上。巴赫的创作却为大提琴留下了千古名篇。

这六首组曲采用古组曲的形制,由前奏曲、阿勒曼德、库朗特、萨拉班德、插段舞曲(小步舞曲、布列或加沃特舞曲)和吉格舞曲组成,形成快-慢-快-慢-快的节奏变化,结构很是规整。每首乐曲的风格又各具风格:第一号的明朗舒展、第二号的忧郁悲凉、第三号和第六号的热情温暖欢乐、第四号的庄重严肃,以及第五号的沉重压抑,使我们得以领略大提琴的丰富表现力。

在巴赫的这部作品中,大提琴温暖浑厚的音色和蕴涵于乐曲之中的悲伤与凄凉,仿佛一位老人独自诉说生活的悲欢离合,让人不禁感慨万千。

《天鹅》--圣·桑

在法国作曲家圣·桑斯所作的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中,一首大提琴乐曲《天鹅》是整个组曲中最著名、最优美,也是流传最广的一首小曲。它以深沉、典雅的旋律赋予了天鹅拟

人化的情操与美感。

乐曲开始,在钢琴轻柔透明的分解和谐伴奏音型,使人联想起水光粼粼的湖面上碧波荡漾。在这背景上,大提琴以浑厚、柔和、优美的音色奏出朴实无华、端庄娴静、优美舒展的天鹅主题旋律。温婉舒展的旋律刻画了洁白的天鹅在湖面上昂首浮游的高雅神态,抒情的曲调中带有几分忧郁、忧伤。而当大提琴奏出结束长音时,钢琴轻轻地自高音区蜿蜒下行,柔和的级和级和弦交替进行,描绘天鹅渐渐远去,它拨起的层层涟漪连同身影,慢慢地在我们的视野中消失„„

《如歌的行板》-柴可夫斯基